韩国艺人雪莉(本名崔真理)2019年10月14日自杀,那个女明引发了网络巨大的曾经悲痛和反思。四年后雪莉生前拍摄的恶评纪录片《致真理》上线 ,曾经“恶评如潮”的那个女明她,离开人世后得到了更多理解和同情。曾经虽然 ,恶评2019年时 ,那个女明韩国媒体采访了给她恶评的曾经网友 ,那些人仍然觉得骂骂她没什么 。恶评
(△和纪录片一同释出了短片《4:Clean Island》)
雪莉去世后,关于她的曾经很多新闻和评论,都有一种“迟来的恶评理解”。
2019年11月,那个女明雪莉真人秀《真理商店2》捐赠出10万包有机卫生巾
,曾经并转述了雪莉生前的恶评愿望 :“希望低收入家庭和青少年女性都可以方便拿到 。”“提议过用透明袋子装着卫生巾。”
在“破除月经羞耻和卫生巾羞耻”的讨论进行了多年后,回头一望 ,雪莉已经走得太前 。
而本周上线的纪录片《致真理》,大约也是一种“迟来的理解”。所谓的“放飞自我”“迷惑行为”,其实背后不过是她想要活得自由一点而已。
B站上就有《致真理》的资源,全片由一则短片和一则专访纪录片构成 。原计划雪莉要拍摄来自五位导演的短片作品,她在第二部拍摄期间去世。唯一完成的短片《4:Clean Island》就跟采访她的纪录片《致真理》一同释出。
我是看了采访纪录片再回头去看短片的,二者相互之间有些呼应关系。印象深的就用关键词记下来吧。
如果,从今以后,你我的理解可以来得更早。
一、家庭
雪莉这样形容自己与母亲的关系:“好像是双胞胎或者二重身。”但这个比喻的解释竟然是:我不喜欢绿色、妈妈喜欢绿色、所以绿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。
可以想见这是怎样一种压迫的母女关系 。但雪莉并没有多么连篇累牍的控诉 。我们只是从她的只言片语里面已经感受到了,曾经有过一个没能在爱里长大的小女孩。
“我的妈妈 ,她唯一追求就是爱与被爱。她就像个小女孩 ,感觉爱是她生命中的一切。”(我注:母亲可能在女儿童年时就一直在向孩子索取 ,直到孩子长大依然如此。)
雪莉说童年时得到过来自父亲同事赠送的芭比娃娃。她把娃娃拆开 ,全涂上红色 。(如果你还记得,我们写电影的时候提到过,里“怪人芭比”这个角色 ,对应着现实里大部分孩子到一定年龄就会损坏芭比的情况,这是一种普遍的儿童心理现象。)但母亲立刻惩罚她,永远不给她买娃娃。她从不试图理解孩子 。
对芭比娃娃的损坏欲一直延续到她成年后。2017年她先后两次上传损坏芭比娃娃的照片或视频到Instagram ,舆论一片骂声炮轰其“心理变态”。
当然 ,过于逼仄的母女关系背后一般都是父亲的缺位。母亲对于孩子的压迫通常是一种“踢猫效应”。
雪莉对于父亲的记忆就是,他在家看电视
。
母女关系也是短片《4 :Clean Island》的重要隐喻之一 。片中雪莉扮演的女主角记得母亲在车内死亡,在自己脸上画了一个“4”的记号 。女主角长大后变成屠宰场杀猪的 ,她杀了一头猪身上也有“4”的记号 ,她于是把这头猪的身体洗净保存好,跟猪变成了亲密无间的女性朋友。
雪莉和母亲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关系(当然,成年人对孩子的压迫始终都是起因),但内心里雪莉始终渴望一种真正亲密的朋友一样的母女关系 。
在雪莉去世一年后 ,MBC一档节目《docuflex》就发布过一部雪莉纪录片《雪莉哪里让你感到不舒服》。引发争议的是雪莉母亲出镜,称母女关系恶化的起因是雪莉交往年长13岁的崔子 ,母亲反对恋情 ,雪莉因此和家里断绝关系